第一百零六章 回国送毒第一名-《疫地记者的77天》


    第(1/3)页

    通过王天诚,郭安安又看到了与众不同的另一面,国家和地方对每一个参与此次抗疫的工作者显然都给予了非常高级的待遇,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让英雄流血流汗不流泪,他们值得这样的待遇。虽然在媒体上,对这一部分的宣传比较少,但不代表没有。恰恰相反,就鲁中市给出的政策来看,但凡援汉医务工作者的孩子上学,都不受学区的限制,可以自由择校;同时,如有援汉医务工作者孩子中考的,将予以降低分数线20分的奖励政策……

    政策一出,很多人对医护人员孩子受到优待醋意十足,甚至有人当场留言说只应给医护人员优待,而不应惠及到他们的孩子身上,否则会造成教育不公平。不过绝大多数人都狠狠抨击了这些“吃不到葡萄”的键盘侠,给医护工作者们筑起了坚强的精神后盾。

    一连听到两个好消息,郭安安的脑海中灵感不停闪现。

    吃过中饭,她又对着电脑连敲了一整个下午。直到下午五点多,工作人员敲门送饭时,才从那种手指飞舞的快感中跳脱出来。

    紧接着,房间的电话铃声响起来,“8307的老师您好,我是咱们客房部的,我们从微信运动中注意到,您今天的运动步数只有36步,我们建议您平时在房间里面多走走,虽然咱们的运动空间有限,但是也还是要保持适量运动的。”

    郭安安惊得眼都睁大了,“谢谢提醒,不过你们的服务现在都这么贴心了嘛!”

    她今天绝大部分时间都用在码字上了,走的那几十步估计也是上厕所或者去拿东西时才走的,不过隔离宾馆工作人员不管负责着康复医学观察人群的安全、饮食,竟然还时刻关注着大家的运动情况,难怪他们的工作量那么大呢!

    实在是太暖心了。

    收到工作人员的督促,郭安安保存好自己的文档,下床去取来盒饭,心满意足地吃饱后,终于开始了难得的饭后百步走。

    以前郭安安东奔西走,从来没有想过要去专门健身,因为她平时的运动量就已经足够了,可是现在,她天天呆在宾馆里,活动空间有限,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坐在床上或者桌前工作,脸上的肉明显已经嘟了起来。

    晚上九点再次准时接到陈小平的视频电话后,郭安安还特意跟他讲了宾馆的贴心服务,通过微信步数来看康复人群的运动量,这种细节,让陈小平也忍不住啧啧称赞。

    “安安,其实我也是一个非常关注细节的人啊,难道你没发现吗?”陈小平接着话茬继续王婆卖瓜。

    “对对对,你长得帅,说什么都是对的。”郭安安回头一想,好像确实如此——一听她肚子疼,就去给冲红糖水;一看到她没吃晚饭,还帮忙去热饭,确实足够细心。

    陈小平才不信她已经发现了自己的好,所以决定继续推销自己,“我觉得这年头,像我这么体贴入微的好男人也是比较难找了,如果你觉得我还算合格的话,要不就先把我收了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