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突发急救-《疫地记者的77天》


    第(2/3)页

    “天诚,我们来的是收治病人相对比较严重的医院,并不是所有病人都是这样危险的,你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压力,你才来几天,千万不要给自己负担。采访只是我们的工作,结束了采访,你就要先把工作放下,找事情让自己放松下来,不然还没等疫情结束,你可能就要崩溃了。”郭安安生怕王天诚心理负担过重,自觉地承担起了心理医生的小担子。

    从医院回到宾馆,郭安安能感觉到进宾馆之前,王天诚即使经过了消毒依然还是不放心,他一遍一遍的用酒精免洗洗手液洗手,又让工作人员给自己的衣服上上下下都消了一遍毒。

    其实每个人都一样,没来湖汉之前,总想着做些事情来为祖国尽把力,热血沸腾、激情澎湃来到湖汉后,看到现实情况时,也会难免产生畏惧的情绪——得病后的反应实在可怕,假如真的染上了怎么办,假如……

    大多数时候,都是豁出去做贡献与患得患失怕感染相互交织,如果放在心上时间久了,难保不会出现神经衰弱。

    也只有郭安安这样神经略显大条又一心扑在工作上的人,才能够毫无顾虑地往前冲。

    “不要再洗了,再洗就秃噜皮了,”郭安安洗完手,叫停还在洗手的王天诚,“你的衣服和摄像机都消过毒了,手卫生也做得足够了,现在就可以带着自己的东西上楼进房间,进门后一定要按照手册上写的,在非清洁区脱掉鞋子和外套,然后把身上贴身穿的衣服泡在消毒液中,再去洗澡。洗衣服时记得带上塑胶手套,不然会腐蚀手的。”

    郭安安跟嘱咐儿子一样叮嘱王天诚,两个人一前一后走楼梯回到房间。

    收拾好准备吃饭时,时间已经到了下午三点多,郭安安取出手机,未接电话和微信消息把手机都快震没电了。

    刚冲上电,毛丽的电话又追了过来:“乖女儿,你在湖汉好不好?安不安全?这两天没有收到你的消息,我每天晚上都在做噩梦。”

    “妈,你就放心吧,我好着呢,而且我们的防护措施做得也很好,肯定会保证安全的,千万不要再胡思乱想了啊,”郭安安特意把王天诚给自己带过来的那一箱防护服拍照给毛丽看。

    “可是我看到全国的累积确诊人数已经超过七万了,天啊,怎么会这么严重!”毛丽刚回国时,被强制隔离了十四天,当时在家里并没有感觉到什么不同,可是就算她解除隔离后,外面的情况依然非常严峻,就连一向“冷酷到底”的郭爸爸都特意打电话给毛丽,让毛丽不要随意出门,如果能待在家里就待在家里,甚至还说没有存粮的话他给送。毛丽几句话就打发了郭爸爸的好意,她好不容易结束了不高兴的婚姻,并不打算再跟这个低气压的人多说话。

    “妈,你不要这么害怕,其实做好防护措施,还是很安全的,而且你只要不去跟人接触,是不会有问题的。”郭安安有点同情自己在家呆了二十天的老妈,没人陪没人说话,一个人该是有多无聊,也难怪会这样胡思乱想。

    “我刚才看到有专家说已经把捐献的遗体解剖送检了,太可怜了,死了后连具完整的身体都留不下……”毛丽因为郭安安在湖汉的缘故,每天盯着看电视看,对目前的进展情况也格外了解。

    不过郭安安听到这句话却陷入了思考,“妈,你觉得人死后必须要留下完整的身体吗?可是送进火葬场以后,不也都是一盒子灰吗?还不如送给专家做医学研究用呢!”

    毛丽不以为然:“你不懂,老话说入土为安,我觉得人还是得埋进土里,才能获得安眠。”

    郭安安没有继续跟毛丽计较这件事,两代人之间总归会有些代沟,争执起来,反而有失和气。在郭安安的想法里,假如她真的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医治无效的话,她会选择第一时间捐献自己的遗体,如果能推动医学进步,就算不入土,也会心安的。

    除了被消息免打扰的志愿者服务信息群,剩下的留言主要来自陈小平。

    “安安,新的一天开始了,早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