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风起苍西 115.青华楼之争-《剑啸昆仑》
第(1/3)页
重光二年秋十月,朝廷颁旨、宣布侠义盟为叛乱组织,以巡检堂为主、调集各州郡兵力,对侠义盟所属各个门派进行了大规模的围剿,这件事持续到了十一月底才告结束。
侠义盟的覆灭震慑了整个江湖武林,不过却因为免除了“义捐”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支持和欢迎,一时间朝廷和重光帝的威望达到了巅峰。
接下来,巡检堂一反此前的蛰伏状态,继续展开了对各地邪教组织的围剿追杀,一直到重光三年的四月才告一段落,基本上各地有影响的邪教组织皆告覆灭,残余的邪教分子不得不转入地下蛰伏了起来。
本来创立这些邪教组织的核心人物就都是邪道修士,现在他们无非是回归到修真界、不再去世俗界混了而已。
巡检堂虽然拥有六位陆地神仙,但却是拿修真界没有办法,也就只能如此了。
现在虽然重光帝的威望得以提升,但这威望尚未真正变为实力,而朝中那些皇亲权贵、门阀世族的权势也得到了加强,本来重光帝就是他们扶起来的,在目前的情况下还不能不对他们更加优容一些。
感觉到比之前的奉圣时期甚至大德时期都更加地宽松之后,这些皇亲权贵、门阀世族都开始变得更加贪婪、吃相也更加难看了。
侠义盟和各个邪教的覆灭,巡检堂背后的各大武林世家和以江昊为代表的西北军界背后利益的万花商会是最大的获益方,这就让那些皇亲权贵、门阀世族的心态有些不平衡了。
要知道,侠义盟其实是一个规模很大的组织,它的成员遍布各地,拥有的产业合起来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现在这么大规模的产业都落入了巡检堂背后的那些武林世家以及万花商会的手中,这让所有的皇亲权贵、门阀世族都很不好受。
于是朝中开始有人对巡检堂提出了弹劾,指责巡检堂在平定侠义盟的时候私自贪墨相关的财产和产业、中饱私囊等等。
至于弹劾江昊的还没有,毕竟江昊的凶名实在是太昭著了,就算是那些不怕死的言官也不敢轻易招惹他,就算自己不怕死,但谁能保证他不会对自己的亲属族人下手?
前几年还权势滔天的阎氏一族,就因为惹上了江昊,结果导致了族灭,这个例子还依然历历在目!
但是,尽管没有公开弹劾江昊,但针对巡检堂的弹劾之中其实已经影射到了江昊,毕竟在平定侠义盟一役中获利最丰的就是万花商会,而万花商会和江昊的关系则是人尽皆知的。
当然,现在的万花商会自身的实力也是不可小觑,其所豢养的高手和武力不在任何一家门阀世族之下,而且它背后还有西北军界和西北民间的支持,甚至还要胜过任何一家门阀世族,就算那些皇亲权贵也不可能正面与之对抗。
若非有着朝廷这个大帽子在,真要动手的话,估计谁也斗不过这个被京城上流社会看不起的“暴发户”了。
对巡检堂的弹劾最后还是无疾而终,这一方面是巡检堂并不掌握朝廷上的重要权力、不算是必须打倒的势力,另一方面也是巡检堂毕竟是朝廷旗下重要的高端武力的集结地,至于那些言官也不敢过于揪住不放,免得惹来什么神秘的高手对自己下手。
其实,弹劾巡检堂只是一个象征性的行动,其真正的目的不过是为那些皇亲权贵、门阀世族后面的瓜分利益的要求张目而已。
但那些真正的老牌门阀世族都是很有谋略智慧的,他们不会贸然冲在前面,而是鼓动那些底蕴不够的皇亲权贵去打头阵。
毕竟老牌的家族差不都都是绵延了千年以上,比大夏朝的历史还要长,怎么可能没有自己的图存之道呢?
一般来说,在朝堂中最张狂的都不会是老世族的人,而是那些底蕴不深但又拥有了巨大权力的新晋之人。
就算是皇子们,其实也都未必有什么真正的底蕴,毕竟他们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仅仅只是由于他们皇子的身份而拥有了一些常人无法拥有的东西,所以在面临的压力不够大时表现地张狂一些也是很正常的。
至于那些新贵们,也是因为天子始终对老世族有着防范之心、需要利用他们来帮助自己对抗牵制老世族而已。
于是,便有皇子亲王以及新贵们开始向巡检堂背后的各大世家提出了想要低价购买原本属于侠义盟的产业的要求。
这些人自然知道巡检堂背后那些武林世家的真正的背景,还不敢公然朝他们伸手。
巡检堂背后的那些世家,虽然说起来集结军队的能力比不上万花商会,但高端武力绝对是万花商会也比不上的。
而且,这些武林世家的历史同样要比大夏朝更长,比起那些老世族也不遑多让,只是一个是以武道传家、雄霸武林,另一个则是以读书传家、掌控朝政罢了。
何况巡检堂还有一个最高的机密,那便是他们在暗中掌控着夜影堂!真要惹急了他们的话,甚至都不需要他们自己动手!
所以,那些武林世家绝对不可能给这些皇亲和新贵面子。
所以他们就打起了万花商会的主意。
这些新晋权贵都是重光帝登基之后从外地提拔来的,而之前奉圣三年阎氏与后党覆灭的细节在京城没人敢公开议论,台面上的说法都是归功于重光帝的英明神武,以及当时京中皇族与各位大佬的鼎立拥戴,至于江昊的话就只是参与了平定阎氏一党的战斗而已。
所以,这些人虽然也知道江昊与万花商会的关系不一般,但也并没有多么高看江昊和万花商会。这次瓜分侠义盟产业的内幕外人不得而知,只知道万花商会是派人协助了巡检堂、所以才得到了一部分份额。
万花商会只是一个商业机构而已,它背后虽然与西北军界的关系比较密切,但在这些新晋权贵的眼里所谓的西北军界也都只是一些偏僻边地的土鳖而已,远远比不上自己现在的身份地位以及滔天的权势。
万花商会总部最终还是迁移到了西京城,在京城有一个相当于副总部的最大分会。
这一天,京城分会的会首范绩接到了一份请柬,是请他到京城顶流的青楼青华楼赴宴,请客的是京城丰裕商会的会首陈一成。
这个丰裕商会跟万花商会之间是有一些业务的,范绩和这个陈一成虽然不是太熟、但也是认识、还打过几次交道,因此不疑有他便去了。
宴席之间,陈一成忽然感叹道:“这个青华楼的生意还真是不错啊。”
范绩笑道:“还是托大家的福啊。”
青华楼原本是属于侠义盟宫家的,侠义盟覆灭之后分给了万花商会。
陈一成看向范绩,道:“敝上对这青华楼很有兴趣,想要参个分子,不知道范老板给不给这个面子?”
“哦?”范绩听了,心中暗暗一惊,不过面上却是不动声色,道:“这件事在下定不了,必须要请示总会才行。”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