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三英重聚 魏军流言-《糜汉》
            
            
            
                
    第(2/3)页
    「现今看来,伤我云长之徒,合该诛杀!」
    随后刘备又问关羽道,「既有此事,为何不向我汇报?」
    关羽见刘备因此事有不满的迹象,他便笑着回禀道:「区区小伤,大王日理万机,何须千里相报。」
    「况那时战况危急,为大局际,纵使受伤亦应不动如山。」
    关羽没有妄言。
    当初他被庞德一箭射在额头上,一直血流不停。
    但为了稳定军心,他还是强忍伤痛,在简单包扎之后就起身巡视诸营,这才安抚下了军心。
    若无此举,亦无后来的水淹七军。
    刘备与关羽相知多年,当然知道关羽在受伤后会怎么做,但因为知道,所以他心中才感到不忍。
    他知道关羽这么做,都是为了完成他的大业。
    刘备这时看向了关羽身后的潘濬,刘备对潘濬用严肃的语气问道:「云长不报此事也就罢了。」
    「你受孤任命,为荆州副贰,辅左云长。」
    「主帅受伤,你却不将此事报于孤,何故?」
    ….
    刘备以宽仁待人而闻名,但他的宽仁不是毫无底线的。
    在面对一些人一些事时,他亦是有着凌厉的一幕。
    潘濬本就处在心中恐惧的状态,这时刘备又用严厉的语气看向他,这更令潘濬恐慌。
    一时之间能言善辩的他,竟然答不上话来。
    见潘濬一副支支吾吾的样子,刘备心中更加不满。
    而关羽却主动出来为潘濬解围,言当时是他下达了***的决断,为的就是不让刘备担忧。
    听到关羽这么说,刘备方才将严厉的目光从潘濬脸上移开。
    刘备之所以会对潘濬有凌厉之态,其实不单单是因为潘濬不向其禀报关羽受伤一事。
    在他领军来到荆州之后,便召集了许多荆州长吏,询问荆州这几年来的状况。
    在了解之下,刘备亦是听闻了潘濬与关羽不合的消息。
    在刘备看来,荆州这次有此危难,除了有孙权这个两面三刀的外患之外,还因为他的治下出现了内忧。
    如一直跟随他的士仁,身为公安守将,竟然私通外敌。
    如驻守东三郡的刘封,身为他的儿子,竟然拥兵自重。
    若无这二人,荆州断然不至于会落到之前那么危急的
    局面。
    在知道了这一点后,为了荆州的长治久安,刘备已经决心在战后开启一场人事大调整。
    否则若内忧不除,荆州始终难安。
    而一向与关羽不合的潘濬,自然也在刘备的考察名单中。
    就在刘备与关羽君臣二人对话的时候,刘备身后的两万大军已经来到了大营之外。
    随军出征的诸臣也陆续来到刘备身后。
    刘备此次虽携带三万大军入荆,但之前调派李严领兵五千支援公安。
    后关羽与糜旸连番大胜,导致江陵城中多了很多俘虏,所以刘备又分兵五千给糜芳驻守江陵。
    在两次分兵之下,他带来的大军只剩下了两万。
    刘备见诸臣已皆到,于是便令诸臣一起入营商讨军务。
    在诸臣之中的糜旸,刚才在马上就远远见到了刘备与关羽的相会。
    在见到那一幕时,糜旸有种心中遗憾弥补的巨大愉悦感。
    在原来的历史上,建安二十年的荆州会面,是刘备与关羽最后的相会。
    建安二十五年时,刘备得到的是关羽身首异处,悲痛不能自已的消息。
    现在在他的努力之下,历史上的种种遗憾都被他所改变,糜旸只觉得这段时间他所做的努力没有白费。
    后来他凭借着原身的记忆,看到了关羽身旁的张飞、黄忠等人。
    黄忠自然病死,不用管他。
    至于张飞嘛......这个还得好好筹划。
    毕竟真正害死张飞的,乃是他的性格。
    只是现在的糜旸还不知道,他已经被关羽内定为女婿。
    汉军大营中的关羽帅帐并不大,最多只能容纳几十位臣子议事。
    ….
    而这次单单刘备带来的有名有姓的臣子,就不止几十位。
    所以刘备下令武官位在将军以上,文官位在议郎以上的,才入帐议事。
    糜旸身为偏将军兼关内侯,当然是有资格入内议事的。
    第(2/3)页